22位关注上海的摄影师携手22位扎根上海的作家用223张照片、22篇文字作品,共同呈现了一段充满上海氛围的影像和文字之旅。4月30日,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与澎湃新闻共同主办的《上海相册》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。
展览缘起于2020年澎湃新闻与《萌芽》杂志社合作推出的“摄影+文学”的《上海相册》项目,邀请摄影师提供他们拍摄的与上海相关的作品,同时邀请作家根据这些摄影作品进行“盲写”,再次创作,最终以图文组合的形式呈现,为公众开启观看和阅读城市的新视角。
《上海相册》邀请到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摄影师与作家,共同书写关于上海的故事。让几位策展人感动的是,很多摄影师都是把自己的代表作或成名作拿出来,更多的青年写作者也参与进来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作家张爱玲、王安忆等都是我们熟知的擅长上海叙事的作家,而这次我们将看到更多青年一代的写作者。上海青年一代作家长期对上海进行观察,他们扎根上海热爱上海,有很主动的书写意识。”策展人之一、《萌芽》杂志社副社长吕正说。
相比较其它摄影展,文字和影像均为这次展览中的主角,文字本身就是作为一幅作品而存在。“我们的处理方式类似影视画面,影像作品是一帧,一段文字也是一帧,或等大,或随着布局大小错落其中。观众像观看电影一样一帧一帧观看,最后一帧就定格在文字中了;也或许中间一帧就遇见了文字。”上海市群艺馆策展人陆寅兰介绍,“我们将‘摄影+文字’这种对城市文化的艺术表达以展览的方式呈现给公众,使这种艺术表达的形式更立体化。呼应‘社会大美育计划’,为普通市民提供更为丰富的审美视角和审美体验。”“观众无需考虑先看图还是先看文,甚至无需一定从入场口进。”吕正表示,观众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阅览去思考甚至参与再“创作”,丰富城市阅读经验。
据介绍,本次展览由“观景:都市空间”“回眸:旧影时光”“拾面:街头掠影”“印相:内心所向”四个版块构成。观众可以从具有代表性的都市景观或空间的独特视角、上海不同时代的历史碎片、街头邂逅的面孔与画面,以及基于个人审美和个性语言对上海印象的捕捉等方面,打开一个折叠的城市,在影像和文字中找到共鸣,或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想象,构建自己心中的上海故事。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,这就是《上海相册》展览要呈现出来的。
展览还预留了一组照片,邀请观展观众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参与创作。“扔掉书本,上街去。”扫街是很多摄影师的爱好,经典照片多,以至于策展方专门为它开辟了一个版块。这里有黑夜拎着行李的等车人的孤独背影,有躬身在阅报栏前读报的爷叔,有南京东路上戴着墨镜手拿可乐过街的时髦女孩,公园里樱花树前拍照的阿姨,一片荒芜的草地背后耸立的高楼、前面是废弃的几排塑料椅,房产公司前正在列队喊口号的员工们……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照片是否打动了你?“有的时候,仅仅是光影关系的微妙且复杂的组合打动了你,于是,按下快门;有的时候,可能是人们遗弃于街头的物件所勾起的幻想。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、摄影评论人、摄影师顾铮坦言。或许我们可以通过镜头,跟着摄影师和作家们换个角度看城市,感受那些“掉落在罅隙里的生活”。
在所有的影像作品中,唯有一个系列不是完全用相机拍的,它是用扫描仪完成的一组照片装置——《彼岸花》,展览取其配文之名《嘉年华》。里面的照片来自摄影师马良朋友的收藏。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1940年~1950年间,生动地记录了一家人的快乐时光,其中一张有一位女孩蹲在彼岸花丛中,以此为名。他们是谁?照片中的人多已逝去,但照片证明了他们曾来过。“我们与他们之间犹如叶不见花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。”这一瞬间,忽然让马良十分感动。
摄影鲜活地记录了生活,但又有着众多的不确定性,马良要以此探讨摄影的本质和时间里的记忆与遗忘。他邀请花艺师为其配花,用繁花装饰了这些旧照片,玻璃上低俯的音容笑貌,再次被照亮,消逝的剪影又成为一次崭新的存在。
作家指间沙为作品配了一篇日记体式文章《嘉年华》,记录了民国时期上海女性的生活,她们自由、独立、生机勃勃,任何新鲜事物都要去尝试一下。“还记得读书时我们穿着护士衣,一同到叶家花园划船游玩吗?”“时间,容易得像在梦里过去。”“我只希望日日在此岸,花开不败。”
不少观众在观看展览的时候注意到了文字和影像的若即若离,它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。原来,是因为主办方将摄影作品交给作家挑选的时候,掩去了摄影者的姓名及作品的名字等信息。作家们打开“盲盒”,由画面出发,走向各自内心旅程的终点。这种隔膜感让作家完全基于这个作品,写出更接近艺术本质的文字。打开展览,犹如观看一部章回体小说,“花开两朵,各表一枝”。
当天,《上海相册》项目完整的图文书籍《上海相册:消逝与眷恋》及澎湃新闻《上海相册》特刊报纸也进行了现场签名售书。 展览将延续至5月14日。据悉,《上海相册》项目第二季已经收官,第三季正在筹备。
(图片为展览现场,由主办方提供)